人生漫漫,不为高考定输赢

2023-06-10 00:00 来源:中国青年杂志 作者:佚名 原文链接:点击获取

原载于《中国青年》杂志2023年第10期

编者按:

每年夏日,青春的回忆卷土重来,我们偶然会在梦中回到那个伴随着蝉鸣、笑声与泪水的教室,醒来总是怅然若失。有人说,青春和关于青春的感受无法同时存在。那个青春的路口仿佛已经距离我们很远了,又好像近在咫尺间。

关于高考,你有什么样的回忆?又有着怎样的遗憾?高考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?本期精神家园,让我们一起聊聊高考和青春,共同祝愿今年的高考学子旗开得胜、青春无悔!

策划-本刊全媒体

统筹-本刊记者 刘博文

人生漫漫:不为高考定输赢

文-静怡

一声雷响把我从沉沉的午睡中惊醒,五月中旬的北京已经有了初夏的模样,一场意料之外的雷雨击退了还没有成型的暑热。屋内白炽灯的光线照在白纸上,让我感觉有些刺眼,同事还在休息,屋子里静悄悄的,这场景让我觉得有些似曾相识。恍惚间想起八年前的6月8日下午,也是这样一个阴沉的天,分明是人生中一场至关重要的考试,我却清楚地记得自己走了神。那时想了些什么早已记不得,只是觉得在那一瞬间这段时光像是折叠在了一起,碰撞出了隆隆巨响。

“如果你现在一觉醒来发现回到了高三的课堂上,你愿意吗?”考前的时间总是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半用,在难得放松的时间里刷到这样的标题只会发出不屑的冷哼,手上加快了滑动屏幕的速度。对于那段时光的记忆没有太繁杂:同学脸上麻木的表情、被练习册占据的课桌、家里仿佛不会发出声音的电视,一切都是灰扑扑的,就像是暴风雨来袭前的低气压,沉闷得让人想尖叫。

经历过的人说高考只是一场考试,没有什么大不了的,但对于正在面对的人来说总是没有办法如此轻描淡写地对待。出生、上学、特长、爱好、交友……十八岁前的种种选择总是不能像个成熟的大人一样为自己做主,高考是我们人生中第一次握紧双拳,为人生选择道路的机会,这么关键的一场考试,如何叫人放平心态、冷静处之?

我自七八岁起就成为一名体育特长生,冬练三九、夏练三伏,成绩虽不很拔尖,但是倚靠特长生身份,一路也都考进了重点中学。就当我以为会继续沿着人生既定的轨道毫无悬念地走下去时,临近测试前突如其来的伤病打乱了一切节奏。惊恐、无奈,高考于我而言便成了唯一的一根浮木,谁也不知道这根临时抱住的浮木是否坚实可靠,最终将带我漂向哪里。万幸,平日里训练虽然紧张,我却没有放弃课程的学习,虽然最终结果不如原先设想得完满,但相较于突然转变赛道带来的影响来说,我已是万般满意。

转眼间,我已工作三年有余,等到真正成为一名“社会人”再回头审视那场重要的考试,只觉得感慨万千。先进的教育环境、身边同样优秀的老师同学、毕业后更多挑选工作的机会……这就是人们赋予高考“人生的十字路口”这一称呼的原因。

诚然,这些优厚的条件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意味着更多的可能,我们的道路也或许真的会因此发生改变。但是我始终坚信,我的未来绝不会只被一场考试的成功与否简单定义,高考也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。攻读硕士、选择自己适合的专业、考取资格证书、寻找适合的工作岗位,这些都是未来道路上的我们能为自己作出的各种选择,只要拼尽全力就没有遗憾可言。就像是道格拉斯·马洛奇所说:“如果你不能成为山巅上一棵挺拔的松树,就做一棵山谷中的灌木吧,但要做一棵溪边最好的灌木,成功不在于大小,而在于你是否已竭尽所能。”

是否愿意再回到高三,将高考重新来过?对于这个问题,我想我的答案是愿意。不是出于对现状的不满,也不是想再搏一次机会,我只是想再看看班级窗外的晚霞、再多和未来天各一方的同学聊聊理想、再看一眼考场上尚未被书写的答题卡、再感受一下为了一个信念全力以赴的感觉……

又是一年高考季,一想到又有和我当年一般大的学子踏上考场,就让我觉得看到了这世上无数希望在萌芽。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,在最好的年华里总是有一群人饱读诗书、阅遍古今,为自己谋一条坦途,唯愿诸君旗开得胜,马到成功,蟾宫折桂,金榜题名!

购买《中国青年》2023年第10期 

监制:皮钧

终审:蔺玉红

审校:刘晓 刘博文

责编:刘博文 杨映锴(实习)